人物档案 |
潘隆愚 |
(1927年10月05日- 2008年11月28日) |
|
|
 |
|
|
祭奠留言 |
|
姓名:panding1 【亲友祭拜】 |
2009/3/9 19:46:28 |
|
|
标题:追忆哥哥4 |
留言内容:
他睿智深刻,高瞻远瞩,关注大局。90年代在改革的一片大好形势下,迎来了我们家庭第一次聚会,哥哥对几十年所受的苦难和委屈,一句也不提,而满怀激情赞扬推崇邓老改革开放挽救中国使其转轨的英明决策,认为现在是中国最好的时期。当时我们对“六.四”有不同看法,他力排众议,认为要看大方向,那些都是枝节。就在他去世的前一个月,我们去南京医院看望他的时候,他还在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,他说有些人抱怨政治改革太慢,应看到现正朝进步的方向改革。他特别赞赏胡主席的科学发展观。他说要看到光明,要看到现在的巨大进步。中国是大国,不能走冒进的路子,不能乱….. 他豁达大度,坦然对待死亡。在病情进入危急时,他一面艰难地吸氧,一面忍着病痛和我们谈笑风生,谈儿时趣事、亲友轶闻、国事见解……,在五次化疗失败后,他亲自从容和家人医生安排最后事宜。上呼吸机后,不能说话不能进食等待死亡时,他还留下手迹:“笑对人生,生命的最高境界。驾鹤西归。”在死亡面前他的镇静自若,连见惯死亡的医生护士都惊愕敬佩。他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,他坦然的生死观一直体现到生命最后一刻。 哥哥虽然不是共产党员,但他却是我们兄弟姐妹中最坚定的革命者,最忠诚的爱国者。他始终把国家装在心中,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。我为有这样的哥哥而骄傲。他不仅是我们兄弟姐妹的榜样,也是我们子孙的楷模。 亲爱的哥哥,安息吧。你对国家社会已尽了自己的责任。让我们把对你的爱连同鲜花奉献在你的墓前。 |
|
|
|
|
|
姓名:panding1 【亲友祭拜】 |
2009/3/9 19:45:31 |
|
|
标题:追忆哥哥3 |
留言内容:
1949年初,哥哥被党组织选派去北京中央团校学习,后调去金华团地工委会做建团工作。建国初期“技术归队”时,他给我写信:按他的志向和所学专业—化工,他向往到石油部门去,为新兴石油事业贡献力量。渴望石油像血液一样,振兴新中国的工业,一展报国抱负(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)。他对石油的火热激情也感染了我,当时,正值部队女兵转业,面临第2次择业,我不顾自身体弱身矮,毅然选择了地质专业。在我人生道路转折关头的正确抉择—参加解放军和爱上地质专业都受哥哥的影响颇深。他不愧是我的领路人。教我如何不敬重思念他? 新中国成立后,我们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,联系较少,见面更少。只能从他给我的10多封文笔精练风趣的信件,以及改革开放后兄弟姊妹相聚所谈的点滴来了解他、回忆他: 他坚毅、自信、乐观。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,虽然受过不少的冲击和委屈,但不气馁,不抱怨。他一直关切中国的发展道路,紧跟党的政策。1969年他响应号召,带着全家4口落户苏北农村。不仅自觉和农民一起战天斗地参加农业劳动,帮助生产队执行党的路线政策,热切农村农业发展,还用自已微薄的收入,支持贫困生产队的生产经费和帮助贫苦农民生活,支持农村教育,做农民的知心人。在农村一干就是十多年,对一个在城市成长曾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来说,是多么不容易。当他遇到挫折困难时,多次在信中风趣调侃:你知道,大哥永远是“一个快乐的大苍蝇”(《牛虻》主人公语)。以此鼓励自己的斗志,安抚家人的担忧。 |
|
|
|
|
|
姓名:panding1 【亲友祭拜】 |
2009/3/9 19:44:26 |
|
|
标题:追忆哥哥2 |
留言内容:
哥哥只比我大4岁,但他在各方面都比我成熟许多。他是我知识的启蒙老师,更是我革命爱国意识的启廸者。抗日战争时期(1942—1944年),我们(我和若华、一民)在湘乡乡下无学校可进,小学课程都是哥哥利用他的寒暑假教我们。他既是严师,又是兄长良友。他上课严谨,讲解后要求我们复述,达不到要求就不让吃饭。在我们书房门口,贴着他亲手写的“抗日团团本部”(由此,家乡被日军占领的第一天还惹了点麻烦)。除上课外,常带领我们操练、游戏。晚上在星空下,教我们唱歌,许多抗日歌曲都是他传授的,如“中国不会亡”等(在湘乡沦陷时,我们还在房里雄壮地唱它)。当时,他最爱唱的歌是黄自的《热血歌》,“热血滔滔,热血滔滔,像江里的浪,像海里的涛,常在我心里翻搅。”这歌词就如热血沸腾青年时哥哥的激情。他如痴如醉地读小说《约翰.克里斯多夫》、《牛虻》,常常为书中主人公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拍案叫好。他那高昂的爱国报国热忱使年幼的我们深受影响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哥哥进入了浙江大学。他参加了全国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,他的思想也越来越激进,成为学联的积极分子。从闻一多、李公朴遇难到学生罢课、反(国民党)政府游行,以至对解放区的种种美好憧憬……。从他的来信中,给我们灌输了许多新思维和进步思想,点燃了我们的革命意识。由此,长沙一解放,我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,投笔参军。
若苏 2009年清明 |
|
|
|
|
|
姓名:panding1 【访客祭拜】 |
2009/3/9 19:42:55 |
|
|
标题:追忆哥哥 |
留言内容:
2008年11月27日,我最敬爱的哥哥匆匆地走了,给我留下了难以抑制的悲痛。这几个月来,萦绕在我脑海里的尽是他的音容笑貌、他的身影、他的事迹。 哥哥从小就是聪慧优秀的学生,不仅学业名列前茅,且在演讲、辩论、作文的竞赛中崭露头角。在长沙明德中学成为免考保送浙江大学的第一批学生,使我们姐妹们对他肃然起敬,他是我们家庭中的“明星”和“偶像”。
若苏 |
|
|
|
|
|
 |
|